電梯鏡面,映出陌生的我
紅色床單,如血的海洋
走廊盡頭,浴室的水聲
低語般催促:快點離開微電影裡,她的影子與我重疊
沒有十三樓,卻有人消失在十四層
屋頂的水塔靜默
浸泡著,傳說與恐懼的名字——藍可兒。
2013 年,美國洛杉磯,一則駭人聽聞的新聞震動全球——一位年僅 21 歲的華裔女孩藍可兒 (Elisa Lam),在塞西爾飯店 (Cecil Hotel) 神祕死亡。她的屍體被發現在酒店頂樓的水塔裡。最令人毛骨悚然的,不只是死亡本身,而是她生前最後一次被拍到的影像:電梯裡,她忽左忽右地探頭,手舞足蹈,好像在和某個看不見的人對話。電梯門遲遲不關,她彷彿困在一個詭異的時空裡。自此,塞西爾飯店成了世界旅人談之色變的禁地,靈異傳說一波接著一波。然而,你可能無法想像,這段都市傳說,在兩年後,竟與我本人產生了交集。而那一夜的經歷,直到今天仍令我在夢中驚醒。
2015 年的冬天,我一個人飛往洛杉磯。旅行的初衷不過單純——窮遊。預算有限,我在各大訂房網站上瘋狂比價。最後,選定了一間位在 Pershing Square 地鐵站附近的飯店,名字叫 Stay on Main Hotel。房價便宜得驚人,一晚僅 50 美元。要知道,在寸土寸金的洛杉磯市中心,這價錢幾乎不可能。當時的我甚至帶著竊喜,認為自己撿到大便宜。

來都來了!推門而入的瞬間,我一度懷疑自己多慮了。大廳金碧輝煌,吊燈散發柔和的光,牆面泛著金屬光澤。櫃檯前排著長長的人龍,旅客們拖著行李,有說有笑。角落裡甚至站著荷槍的警衛,氣氛看似安全而熱鬧。眼前的一切與腦海裡的陰森傳說格格不入,甚至有些荒謬。「或許,這裡只是被誤解了吧?」我這麼安慰自己。
領到鑰匙後,我走向電梯。就在門打開的那一刻,一股不祥的熟悉感讓我汗毛直豎——那就是影片裡的電梯。一模一樣,古舊,單邊開門,裡頭的按鍵排列與記憶裡無異。電梯的鏡面映出我的臉,蒼白而僵硬。好奇心掩過恐懼,我還是踏了進去。電梯緩緩上升,我的心卻重重下墜。
我的房間在走廊最深處。拖著行李經過一間又一間緊閉的門,走廊靜得異常,沒有任何腳步聲,沒有電視聲,沒有談話聲。這與剛才大廳的熱鬧人潮形成強烈對比。那些正在排隊的房客,都到哪裡去了?當鑰匙插進鎖孔,門打開的瞬間,一張鮮紅色的床映入眼簾。紅得刺目,紅得像血。我愣住了幾秒,才緩緩走進去。
房內擺設簡陋:一台老舊電視、一盞桌燈、一只電話,旁邊還有個電暖器。這一切勉強對得起五十美元的價格。只是,那張鮮紅的床鋪,讓我莫名心慌,像是有人刻意安排的舞台。更詭異的是,浴室裡只有馬桶與洗手台,沒有淋浴設備。「要洗澡的話,得去走廊盡頭的公共浴室。」服務台冷冷的回覆還在耳邊迴盪。走廊盡頭,這四個字,不知為何,讓我心臟一陣緊縮。
太累了,我癱倒在紅色床上,打開筆電連上 Wi-Fi。不知道是哪根筋不對,我手指顫抖著在 Google 輸入:Cecil Hotel。螢幕上跳出無數篇新聞、報導、甚至短片。其中一個連結特別顯眼:《藍可兒之旅》——一部 30 分鐘的微電影,紀錄式還原了藍可兒在此飯店的最後時光。
我居然在這棟樓裡,把它看完了。影片裡,女主角在房間、電梯、走廊,甚至浴室的場景,與我眼前所見幾乎一模一樣。她鎖門的動作,她背後忽然出現的小女孩,她在洗澡時遭遇的恐怖經歷……一幕幕畫面像是正在對我預告。看完後,我衝到門口,把所有的鎖死死扣上。那瞬間,我才意識到自己身處何地。這不只是傳說中的「靈異飯店」,而是可能讓我步上藍可兒後塵的牢籠。
倒是看完這部【藍可兒之旅】的微電影後,第一直覺就是,這微電影的女主角好漂亮,不過第二直覺就是馬上跑去門邊,把門上所有的內鎖都鎖上,還特別看了一下,我的門鎖跟電影上是差不多的,都是上面有內鎖,下面是喇叭鎖,然後旁邊是電燈開關,看來這部微電影的布景,有用心依真實來擺設。

洗澡是個麻煩事。我猶豫許久,還是拿著毛巾走向走廊的公共浴室。浴室的格局讓我渾身發毛——牆角的轉折處,正是電影裡女主角背著小女孩的場景。原來,影片不是布景,而是實地拍攝。我極力壓抑心裡的恐懼,快速沖洗著。水聲掩蓋一切,但越是如此,越感覺身後有人在靠近。每一次水珠落下,我都像聽見低語在耳邊響起。「快點……離開……」我不敢回頭,幾乎是逃跑似的衝回房間。

幹!這樣我者麼敢洗澡啦,因為電影女主角背者的可愛小女孩,最後變成很可怕,最重要的是,劇中女主角洗澡的畫面很養眼,不是,是女主角就是在洗澡的時候遇見鬼QQ。

鎖上門後,全身還在顫抖。我翻出從台灣帶來的觀音符咒,緊緊攥在手裡,直到汗水把它浸濕。那一夜,我縮在紅色的床上,硬是逼自己閉眼。外頭的洛杉磯市中心,不斷傳來刺耳的消防車鳴笛,彷彿有人故意要阻止我入眠。
出乎意料,我還是活著迎來了清晨。電梯裡,我刻意觀察按鍵。最底下有一個「HOLD」鍵,這正是藍可兒影片裡,電梯門遲遲不關的原因。那一刻,我的背脊再度涼透。
餐廳裡的早餐簡單得令人失望:麥片、牛奶、咖啡、鬆餅。但奇怪的是,這裡竟聚集了許多人。與昨夜空蕩的樓層形成強烈對比。我鼓起勇氣與隔壁的房客攀談。他淡淡地說了一句:「這棟樓沒有 13 樓。」我一愣。
他接著補充:「美國人忌諱 13。電梯裡也沒有這個數字。藍可兒最後一次被拍到,是在 14 樓……但其實,14 樓等同於真正的 13 樓。」我心頭猛然一震。
昨晚我睡的,是 12 樓走廊盡頭的 08 號房。而在這棟樓裡,12 樓便是最高層。往上,就是封鎖的屋頂與水塔。那個水塔,曾經浸泡著一具冰冷的屍體。
- 飯店資訊
- 名稱:Stay on Main Hotel
- 地址: Stay on Main, 640 S. Main Street Los Angeles, CA 90014
塞西爾酒店自 1924 年開業以來,就像是一座被詛咒的建築。最初,它是以豪華飯店的姿態誕生,專為商務旅客與上流人士設計。然而,好景不長,1929 年美國經濟大蕭條爆發,洛杉磯市中心陷入混亂與貧困。塞西爾酒店的光鮮外表逐漸褪色,轉而成為低收入旅客、流浪漢與長住房客的聚集地。從那時起,黑暗與詭譎的傳說便如影隨形。
據官方紀錄,自開業至今,塞西爾酒店發生過至少十多起墜樓、自殺與命案。1930 年代到 1960 年代,接二連三有人從酒店窗戶跳下,結束生命。走廊裡曾留下血泊,電梯裡曾有人暴斃。這棟樓幾乎成了死亡的磁場。
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,塞西爾酒店還曾是連環殺手的暫時落腳處。1970 年代,美國惡名昭彰的「夜行者」理查德・拉米雷茲 (Richard Ramirez),就曾長期入住這裡。他在夜裡外出,隨機獵殺無辜女性,清晨返回酒店,衣服上仍沾滿血跡。據說,他甚至曾在血跡未乾的情況下,赤裸著身體回到塞西爾,而沒有人質疑或阻止。1990 年代,另一位國際連環殺手「黑色大麗花兇手」嫌疑人傑克・昂特維格 (Jack Unterweger),也在此下榻,並在洛杉磯犯下多起殺人案。塞西爾酒店幾乎成了罪惡的溫床。
除了命案與兇手,靈異事件更是數不勝數。許多住客聲稱,半夜會聽見走廊裡傳來腳步聲,卻打開門什麼也看不見;電梯會無故停在空樓層,門打開後是漆黑的走道;還有人拍攝到窗邊出現詭異的人影。2013 年藍可兒的離奇死亡,更讓這些傳說推上高峰。警方調查最終認定她是意外溺斃,但對大眾而言,電梯裡那段不合邏輯的行為,至今仍無解釋。
如今,這棟大樓已被重新包裝,企圖以新名稱洗去過去的污點。但歷史不會消失,黑暗記憶依舊附著在每一層樓、每一道走廊。塞西爾酒店,既是建築,也是都市傳說的載體。有人說,它就像一個黑洞,吸引著絕望、罪惡與死亡,將一切都吞噬其中。
附錄一:塞西爾酒店歷史檔案摘要
(來源:洛杉磯市檔案館、警方公開紀錄、媒體報導彙整)
基本資料
-
名稱:Cecil Hotel
-
地址:640 S. Main Street, Los Angeles, CA 90014
-
開業時間:1924 年
-
初始定位:豪華商務飯店,約 700 間客房
-
轉折點:1929 年經濟大蕭條後,轉為廉價長住旅館,逐漸與犯罪、毒品及死亡事件掛鉤。
死亡與自殺案件紀錄
以下數據僅為警方公開案件,實際數字可能更高。
-
1931 年:首起墜樓自殺案例。此後數十年間,陸續出現住客從高樓跳下。
-
1930s–1960s:至少 7 起自殺或疑似他殺案件。
-
最常見方式:跳樓、吞藥、割腕、開槍。
-
未解案件:部分屍體至今未能確定身份。
著名住客與犯罪事件
-
理查德・拉米雷茲 (Richard Ramirez)
-
綽號:「夜行者」(Night Stalker)
-
活躍期間:1984–1985 年
-
罪行:至少 13 起謀殺、強姦、入室搶劫。
-
紀錄:長期入住塞西爾酒店14樓,常在血跡未清的情況下返回。
-
-
傑克・昂特維格 (Jack Unterweger)
-
奧地利籍記者,實為連環殺手。
-
活躍期間:1991 年於洛杉磯犯案。
-
罪行:至少 12 起性侵與謀殺案件。
-
紀錄:以採訪之名入住塞西爾,實際上在此策劃犯罪。
-
靈異與異常現象回報
-
電梯異常:多名住客稱電梯無故停留於無人樓層,或長時間不關門。
-
聲音紀錄:走廊與空房間中反覆出現「腳步聲」、「低語聲」。
-
視覺目擊:窗戶內外有人影掠過,經查未發現人員。
-
特別事件:2013 年藍可兒案件後,相關靈異投訴數量激增。
藍可兒事件(2013 年)
-
時間:2013 年 1 月 31 日失蹤,2 月 19 日屍體尋獲。
-
地點:飯店頂樓水塔內。
-
官方調查結果:意外溺斃。
-
爭議點:
-
電梯監視器畫面中,死者出現異常行為(似乎被追逐,或與「隱形人」互動)。
-
屍體發現地點屬於限制區域,需特殊通道才能進入。
-
水塔密封,屍體發現前飯店住客飲用該水源長達數週。
-
建築與結構異常
-
樓層紀錄:電梯無「13樓」按鈕,直接從 12 樓跳至 14 樓。
-
頂樓通道:依規劃應為封閉區域,但多次發現有外人進入。
-
監視死角:大量走廊缺乏監視設備,導致案件調查受阻。
媒體與都市傳說
-
塞西爾酒店因高頻率命案,被媒體稱為「死亡之館」。
-
各種靈異節目、紀錄片曾實地調查,報導大量「超自然現象」。
-
當地居民普遍避談此建築,認為「它本身就是一個不祥之地」。
塞西爾酒店的歷史充斥自殺、謀殺與靈異傳說。警方與媒體將其定義為「都市黑暗地標」,而在大眾眼裡,它已不僅僅是一棟建築,而是死亡與詭異的集合體。即便之後更名為 Stay on Main Hotel,試圖洗去惡名,但對知情者而言,塞西爾的詛咒從未真正消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