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進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藝術設計系100級學生與指導教授聯手策劃的「花生樂什麼樹」展覽,彷彿進入了一場令人沈思且驚喜不斷的藝術冒險。這場展覽於2010年12月2日至12月16日在四四南村信義公民會館舉辦,透過多樣的藝術表現,展示了藝術教育、藝術理論、藝術創作與工藝創作四組同學四年來的學習成果,並帶領觀眾進行一趟探討人與自我、人與社會、人與自然的藝術旅程。
展覽的第一個展區名為「Mad Tea Party」(瘋茶會)。這個展區的名稱靈感來自於《愛麗絲夢遊仙境》中瘋帽子的茶會,但這裡的「瘋」並不是喝茶喝到失去理智,而是在日常生活中,人們在討論或辯論某個話題時,常常會無意間偏離主題,或者陷入主流思想的謬誤。例如,常見的現象如人身攻擊、誤導性推理、甚至是無意識的論述謬誤,這些問題在當今社會的互動中層出不窮。
展覽中的作品如「其實我沒有任何惡意」、「百鬼夜行」、「冷板凳」等,正是針對這些現象進行批判,試圖表達人與人、人與社會之間的冷漠疏離感。這些作品的背後藏著對社會現象的反動,透過藝術表現,觀眾可以反思人際關係中的溝通錯位,以及社會結構中的不滿。
在這個展區裡,藝術以另一種方式取代了社論和媒體宣傳,讓觀者有機會從不同的角度思考這些社會問題。這些爭議性話題的作品雖然批判性強,但也充滿深層意義,讓人不禁在藝術品的氛圍中,進行內心深處的反思與共鳴。
接著進入「鏡中奇緣」展區,這裡的作品靈感同樣來自《愛麗絲夢遊仙境》,卻更專注於愛麗絲的自我尋找之旅。在這段旅程中,愛麗絲不斷反覆確認「自己還是不是愛麗絲?」這種對自我身份的懷疑與思索,與本次展覽中的作品不謀而合。許多同學的創作表達了對自我定位的探討,透過藝術的方式呈現內心的困惑與掙扎。
展區中,作品如「在不斷剝落的回憶中見到透明」、「不明白的年代」、「故鄉‧沙土」等,皆以個人經歷為出發點,將自我的感受延伸至外部世界。每一件作品似乎都在尋求與觀眾的對話,挖掘內心深處的情感,並轉化為一股力量,透過藝術表現讓聲音被聽見。這些作品的共同點在於,雖然來自個人的經驗,但背後所探討的議題卻具有普遍性,觸及了人們對自我、對他人以及對這個世界的反思與省察。
「花生樂什麼樹」不僅是一場畢業展,更是一場創造性的探索之旅。雖然這場藝術冒險有終點,但每件作品所帶來的思想碰撞,卻讓觀者無止境地追問:自我如何在這個充滿複製與重現的世界中保持「原味」?每一位創作者在經歷了四年的學習後,從小人物成長為了「大人物」,這些作品便是他們不斷蛻變與成長的見證。
- 展覽:花生樂什麼樹-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藝設系100級畢業展演
- 展覽時間:2010/12/2~12/16號
- 開放時間:8:00-19:00
- 展覽地點:信義公民會館(四四南村) 臺北市信義區松勤街50號
0 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