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香港大澳】大澳棚屋 - 見證香港百年漁村文化的水上人家 依海而生的獨特建築 - Tai O Stilt Houses

 

走進大澳,這座香港少數仍保有漁村風貌的地方,彷彿進入時光隧道,與繁華的都市氛圍截然不同。這裡的最大特色,莫過於沿著水道而建的「棚屋」,這種依海而生的獨特建築,是蜑家漁民世代相傳的生活方式,也是香港歷史的重要見證。


大澳棚屋的起源與變遷

大澳的棚屋歷史可追溯至18世紀至19世紀,至今已有超過200年歷史。最初,蜑家漁民因生活習慣及當時的社會因素,選擇在水邊搭建棚屋作為居所。這些棚屋的設計相當有趣,最早期的建材主要以木材、葵葉、松皮搭建,外觀呈半圓拱形,猶如船篷,部分則為三角形頂。隨著時間推移,棚屋的結構也有所改變,現今多以鐵皮、水泥柱為主,以提升耐用度。

然而,大澳的發展並非一帆風順。隨著城市現代化以及人口外移,不少棚屋逐漸荒廢。2000年7月,大澳更發生一場大火,燒毀了近五分之一的棚屋,導致許多居民不得不搬離。但即便如此,當地仍有不少居民選擇留守,並在原址重建棚屋,繼續守護這份獨特的水上文化。

大澳棚屋的建築特色

大澳棚屋依水而建,以木柱將屋子固定在水面上,並設有「棚頭」,也就是類似陽台的平台,不僅是居民曬魚乾、整理漁具的空間,也是鄰里間交流的場域。棚屋內部則分為睡房、客廳與擺放神位的空間,每間棚屋幾乎都有一座小梯子直通水面,以方便居民乘船出入。這些設計充分體現了棚屋居民與水共生的獨特生活方式。

此外,棚屋之間以木棧道相連,戶戶相通,充分展現出大澳居民緊密的社群關係。這種特殊的聚落型態,不僅是大澳的標誌,也反映了早期香港漁村社會的互助精神。

來到大澳,如何感受這份獨特的魅力?

來到大澳,最重要的就是帶著一顆閒適的心,好好感受這個寧靜又充滿歷史感的地方。一踏入大澳,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迷你港口與停泊的漁船,這裡沒有都市的喧囂,取而代之的是緩慢的生活步調。

1. 乘船遊覽棚屋與紅樹林
如果想要更深入地了解棚屋,搭乘觀光小船是個絕佳的選擇。遊船會沿著水道緩緩前行,不僅能近距離欣賞棚屋的結構與細節,還有機會在紅樹林區域見到中華白海豚。

2. 漫步街道,感受漁村日常
沿著狹窄的街道漫步,可以發現不少販售特色小吃與漁產品的小店,例如傳統的大澳蝦醬、鹹魚與特色手工甜點。走在其中,還能看到棚屋間錯綜複雜的水道與橋樑,讓人彷彿進入了一座水上迷宮。

3. 尊重當地文化,融入環境
棚屋雖是觀光亮點,但畢竟仍是居民的家園,因此遊客在參觀時需保持尊重,避免高聲喧嘩或隨意進入棚屋內部,以免打擾到當地居民的生活。

交通方式與建議參觀時間

如何前往大澳?
從香港市區前往大澳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:

  • 巴士:從東涌地鐵站搭乘新大嶼山巴士11號,車程約50分鐘。
  • 渡輪:可從中環搭乘渡輪前往梅窩,再轉乘1號巴士前往大澳。
  • 自駕:由於大澳地區車位有限,建議自駕遊客將車輛停放於東涌,再轉搭巴士前往。

最佳參觀時間
建議避開週末與公眾假期,以免人潮過多影響遊覽體驗。早晨或午後是較適合的參觀時段,此時的光線最適合拍攝棚屋與水道的景色。

大澳棚屋不僅是香港歷史的見證,也是極具特色的旅遊景點。這裡的寧靜、樸實,讓人能夠暫時逃離都市的喧囂,沉浸在百年漁村的獨特氛圍中。無論是對歷史文化有興趣,還是想體驗傳統漁村生活,大澳都是值得一訪的地方。

  • 大澳棚屋
  • 地址: 香港大澳大澳永安街1號








張貼留言

0 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