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澳門】苦難善耶穌聖像出遊 - 澳門每年的天主教盛事 俗稱「出大耶穌」 - Procession of Our Lord of the Passion

 

澳門的宗教文化豐富多元,其中「苦難善耶穌聖像出遊」更是當地極具代表性的宗教盛事之一。這場活動俗稱「出大耶穌」,是天主教「苦難善耶穌九日敬禮」的重要儀式之一,於每年四旬期的首個周六與周日舉行,歷史可追溯至1708年,至今已超過三百年。


一場莊嚴而感人的宗教儀式

「苦難善耶穌聖像出遊」是一場充滿莊嚴氛圍的宗教活動,象徵耶穌受難與死亡的過程。出遊隊伍由澳門教區主教、神職人員,以及大批來自本地與世界各地的教友組成。過程中,隊伍會以「拜苦路」的方式前進,沿途澳門治安警察局樂隊演奏哀歌,使整個氛圍顯得肅穆而動人。

這項活動通常分兩天進行。首日下午,聖像從聖奧斯定教堂啟程,隊伍緩緩行進至主教座堂。翌日,聖像再度啟程,沿著澳門的大街小巷,經過多個「苦路處」,最後回到聖奧斯定教堂。在回程途中,會有扮演聖婦維洛尼加(Veronica)的女子獨唱哀歌,神父則帶領眾教友一同祈禱,氣氛肅穆而哀慟。

歷史悠久的宗教傳統

「苦難善耶穌聖像出遊」的起源時間雖不詳,但已有史料記載可追溯至18世紀前。這項活動由澳門天主教社群籌辦,主要由葡萄牙人和土生葡人組成的團體負責核心籌備工作。近年來,越來越多華人教友加入,使活動的參與者更加多元。

這場宗教盛事不僅是澳門天主教信仰的重要表現,也逐漸成為城市的一部分。澳門政府在活動期間提供臨時封路措施與秩序維護,使聖像出遊得以順利進行。2017年,「苦難善耶穌聖像出遊」更被正式列入澳門的「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」,展現其深厚的歷史與文化價值。

傳承與變遷

「苦難善耶穌聖像出遊」雖然歷史悠久,但隨著時代變遷,也出現了一些新的發展。早年,這項活動的參與者以葡人和土生葡人為主,近年來,越來越多的華人教友加入,使活動更具包容性。此外,由於活動組織龐大,現今的籌備工作由「澳門苦難善耶穌會」負責,該善會現有約四十名成員,幹事五人,負責所有組織與協調工作。

除了宗教內涵,「苦難善耶穌聖像出遊」也成為澳門的一項文化標誌。每當活動舉行,沿途的街道上便擠滿了信徒與旅客,他們懷抱敬意觀賞這場年度盛事。許多外地遊客也特地前來澳門,親身感受這場融合信仰與文化的宗教活動。

出遊路線與流程

活動通常在四旬期的第一個週末舉行,通常路線安排如下:

  • 第一天(週六):聖奧斯定教堂 → 主教座堂

  • 第二天(週日):主教座堂 → 聖奧斯定教堂

第一天的路線較為簡單,聖像會從聖奧斯定教堂出發,沿著城市街道,最終抵達主教座堂。第二天則是回程,聖像會經過多個「苦路處」,沿途設有特別的宗教儀式,如聖婦維洛尼加的哀歌演唱,神父與教友的集體祈禱等,讓整個出遊過程更加莊嚴與深刻。

澳門宗教文化的重要象徵

澳門是一座東西文化交融的城市,「苦難善耶穌聖像出遊」正是這種融合的最佳體現。這場活動不僅是一項天主教的宗教儀式,也成為澳門的文化傳承之一。透過信徒、在地居民與旅客的共同參與,這項傳統得以代代延續。

無論是宗教信仰者,或是對澳門文化感興趣的旅人,都值得在這個特殊的週末來親身感受這場神聖而感人的宗教盛事。每當聖像緩緩經過街頭,悠揚的哀歌響起,信徒雙手合十虔誠祈禱,這不僅是一場儀式,更是一段歷史的見證,一場心靈的洗滌。

  • 活動:苦難善耶穌聖像出遊
  • 地點:聖奧斯定教堂 → 主教座堂
  • 時間:每年四旬期的首個周六與周日舉行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張貼留言

0 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