雖然澳門喜來登大酒店在2024年10月已結束營運,正式更名為「倫敦人名匯(The Londener Grand)」,但它曾經作為澳門最大規模的酒店,憑藉超過4,000間客房的氣勢與多元設施,在不少旅客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以下是筆者實際入住喜來登時的完整體驗分享,從飯店環境、交通動線、餐點、服務品質到房內設備等細節都會一一說明,也整理了最終的優缺點分析表,希望對仍關注這棟建築改裝後發展的朋友們,提供一份具參考性的資料。
從位置上來看,喜來登的地理優勢相當明顯。它座落於路氹的「澳門倫敦人」綜合度假區內,隔條馬路對面就是「澳門巴黎人」,而透過空橋與地下通道也能輕鬆走到「威尼斯人」,三大飯店幾乎無縫連接,夏天走室內冷氣商場移動,舒服又方便。從澳門機場搭計程車前來只需10分鐘左右,如果不趕時間,也可使用接駁巴士系統,不過要注意的是——飯店的接駁櫃檯曾被反映過人手不足,抵達時可能會遇到沒有工作人員的情況,建議行程安排上多預留一些緩衝時間。
踏入大廳,首先感受到的是氣派感與迎賓人員的熱情。櫃檯服務人員整體表現專業、態度親切,特別是在找車協助或解決問題時的效率表現,讓人覺得安心。有一回錢包遺落在計程車上,禮賓部人員協助調閱監視畫面、聯絡司機,最終順利找回,這段經歷給人極大的好感,也讓人深刻體會到五星級飯店「以人為本」的服務精神。
接著來談談客房體驗。喜來登當時共分兩棟樓:Sky與Earth。Sky棟當時正在整修,筆者所入住的是Earth棟,雖然房間設施略顯老舊,但整潔度維持得不錯,尤其床鋪的部分讓人驚艷。被子柔軟、床墊支撐力適中,一覺到天亮也不會腰痠背痛,算是旅途中最放鬆的部分之一。不過房內的充電插頭配置明顯不足,桌面只有一個插座對現代人來說不太夠用,加上吹風機與浴室備品偏基本款,整體略顯陽春,算是小小遺憾。
浴室部分則明顯需要改進。馬桶沖水後水管聲音大,若是半夜使用會容易吵醒同房旅客;地板僅附一張小地墊,如果使用浴缸,水花容易濺出導致地板濕滑,甚至有孩童因此滑倒的情況。飯店方面應該加強地面防滑措施,並增加浴室地墊巾數量,讓旅客使用起來更安心。
房間景觀方面表現可圈可點。靠窗的一側能遠眺巴黎鐵塔夜景,部分房型甚至可以看到永利皇宮的水舞表演,而行政樓層則能俯瞰新濠天地,夜晚打燈時氣氛浪漫又不失豪華。不過,靠近冷氣系統的大型設備區域,白天不明顯,但夜晚時機器聲會變得明顯,敏感者可能需要攜帶耳塞才睡得安穩。
餐點方面,早餐選項整體還算豐富,基本的中式、歐式、果汁、麵包、現煮麵都有提供,但牛奶類品項不多,像是優格、麥片比較稀少,湯品種類也偏單一。若從專業酒店的角度來看,早餐菜單在細節上仍有進步空間。不過午晚餐的部分,飯店內的「盛宴」環球美饌自助餐廳與「喜公館」中餐廳均提供高品質餐點,部分住客認為價位與水準還算對等,尤其是盛宴的自助餐被許多旅客點名是回訪動機之一。
此外,喜來登的公共設施也相當豐富,包括三個戶外泳池區與池畔小屋、喜來登炫逸水療與健身中心,對於喜歡放鬆的旅人而言,這些空間都是休閒首選。若持有萬豪金卡以上會籍的會員,飯店還提供專屬的check-in櫃檯與禮遇,服務效率與舒適度確實有感提升。
不過,也並非每個人入住體驗都無可挑剔。有些旅客反映入住當日因飯店爆滿,辦理入住手續竟花費超過一小時,有些甚至被延遲至晚上五點半才能拿到房卡,加上現場人手明顯不足,櫃檯人員也未主動說明或致歉,這樣的疏忽在高峰時段的確會影響整體印象。
最後,以下為本次入住澳門喜來登大酒店的優缺點彙整表:
優點 | 缺點 |
---|---|
地理位置絕佳,鄰近威尼斯人、巴黎人 | 接駁車資訊不清楚,現場人手不足 |
床鋪舒適、被子蓋起來觸感佳 | 房間插座數不足,設施稍舊 |
餐廳選擇多,自助餐水準穩定 | 早餐菜單較單調,牛奶與湯品選擇少 |
員工親切,服務細膩 | 高峰期check-in等待時間過長 |
景觀佳,可見巴黎鐵塔與水舞秀 | 浴室防滑設備不足,潛在危險 |
總結來說,喜來登大酒店在營運期間展現出規模與國際品牌的一貫風範,從設施規劃到服務品質皆有其一定水準,尤其是它的地點、餐飲與住宿舒適度方面令人印象深刻。不過,也因為飯店已營運多年,部分硬體設施難免跟不上現代化需求,幸好在結束營運後,接手更名為「倫敦人名匯」的飯店也已著手翻新升級,未來如果以新面貌回歸,相信會帶來更完整的住宿體驗。
若曾在喜來登入住過的朋友,或許都能在記憶中找回那段與它相遇的片刻,而對未來想入住倫敦人名匯的旅人而言,這段歷史正是一份珍貴的背景資料,也是一段酒店進化的起點。
- 澳門喜來登大酒店(Sheraton Grand Macao)
- 所在地點: 澳門倫敦人酒店
- 地址: 澳門路氹連貫公路倫敦人
- 電話號碼: +853 2880 2000
- 備註:已於2024年歇業,改為倫敦人名匯酒店
0 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