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在維也納歷史悠久的第一区(Innere Stadt),有一座低調卻意義深遠的紀念碑,靜靜佇立在人民花園(Volksgarten)圍欄的一隅,與奧地利國會大廈正面相望。這座紀念碑正是為了紀念奧地利戰後政治重建關鍵人物 尤利烏斯·拉布(Julius Raab) 而設立,其深厚的歷史背景與獨特的藝術設計,讓人不禁駐足細思。本文將以實地走訪角度,帶你深入了解這座雕塑背後的故事,並提供前往參觀的實用資訊。
🧭 地理位置與交通方式
尤利烏斯·拉布紀念碑(Julius-Raab-Denkmal) 位於:
-
📍 地址: Dr. Karl Renner-Ring 3, 1010 Wien, Austria
-
📌 區域: 維也納第一区(Innere Stadt)
這座紀念碑的位置可說是維也納政治文化中心的黃金地段,就位在人潮絡繹的「人民花園(Volksgarten)」圍欄內側,與雄偉的 奧地利國會大廈(Parlament) 遙遙相望。從這裡步行不到10分鐘即可抵達霍夫堡皇宮、博物館區、市政廳等重要景點,是散步行程中的理想中繼點。
🚇 建議交通方式:
交通工具 | 建議搭乘路線 | 步行距離 |
---|---|---|
地鐵(U-Bahn) | 搭乘 U3線 至 Volkstheater站 | 步行約5分鐘 |
有軌電車(Tram) | D、1、2號線 至 Parlament站 | 約100公尺即達 |
公車 | 可搭乘至 Dr.-Karl-Renner-Ring | 站牌即在旁邊 |
🏛 歷史背景與人物介紹
👤 誰是尤利烏斯·拉布?
尤利烏斯·拉布(Julius Raab,1891–1964)是奧地利歷史上舉足輕重的政治人物,曾於1953年至1961年間擔任奧地利總理。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,面對分裂與佔領的國土,展現出高明的外交手腕與堅定的國家理念。拉布最為人稱頌的成就是:
-
✅ 成功與四大佔領盟軍(美、英、法、蘇)談判
-
✅ 促成 1955年簽署《奧地利國家條約》
-
✅ 奠定奧地利 永久中立國地位
在當代奧地利的獨立與中立政策中,拉布扮演了關鍵推手的角色。他的政治風格穩健務實,至今仍被視為「國家和解與重生的象徵」。
🗿 紀念碑設計與藝術特色
🛠 設計團隊與創作理念
這座紀念碑於 1965年5月15日奠基,並於 1967年5月15日正式揭幕,巧妙地選在《國家條約》簽署12週年的紀念日。設計與建造者為兩位奧地利藝術界的重量級人物:
-
雕塑:托尼·施奈德-曼策爾(Toni Schneider-Manzell)
-
建築設計:克萊門斯·霍爾茲邁斯特(Clemens Holzmeister)
🎨 藝術構造
紀念碑本體由一座黑色金屬格柵構成,這格柵巧妙地與人民花園的圍欄融為一體,既低調又獨具匠心。格柵中央鑲嵌著尤利烏斯·拉布的 金色側面浮雕肖像,象徵其政治遺產閃耀不滅。
其靈感來自古羅馬的「和平之門(Ara Pacis)」,象徵在戰後困境中,拉布為奧地利帶來和平與自主。這種設計既融合了古典元素,又呼應了戰後政治重建的希望。
✨ 實地參觀體驗:靜謐中的沉思
雖然不像維也納其他景點那般華麗壯觀,尤利烏斯·拉布紀念碑的魅力在於「安靜中的重量感」。在遊客如織的國會大道旁,它是個提醒人們歷史、和平與堅持信念的象徵。
站在這座紀念碑前,目光穿越金屬格柵,看見那金色浮雕,彷彿能感受到一段段政治協商背後的壓力與堅持。在這片文化與政治交會的土地上,它是不可忽視的存在。
🎫 門票資訊與參觀建議
項目 | 詳細資訊 |
---|---|
開放時間 | 全天開放,戶外景點 |
門票費用 | 免費參觀 |
建議參觀時間 | 約10~15分鐘 |
拍照提示 | 可拍攝浮雕與整體格柵設計,但請避免倚靠欄杆 |
最佳時間 | 清晨或黃昏,光線柔和,氛圍靜謐 |
✅ 優缺點總整理
優點 | 缺點 |
---|---|
位於市中心,交通便利 | 地標相對低調,易被忽略 |
免費參觀,適合順道造訪 | 無導覽或解說設施 |
藝術與歷史兼具,富教育價值 | 天候不佳時不宜長時間停留 |
鄰近國會與博物館,易安排在一日行程中 | 無遮蔽設施,需防曬或攜傘 |
📌 不只是紀念碑,更是一段歷史的見證
在喧囂的觀光熱點之間,尤利烏斯·拉布紀念碑提供一個讓人停下腳步、回顧歷史的片刻。它不需要奢華的外觀,僅憑一面金屬格柵與金色浮雕,就足以述說一段國家命運的轉折。
若你對奧地利戰後歷史、政治人物或藝術雕塑有興趣,這個地點絕對值得一遊。它不只是觀光打卡點,更是一場「靜中帶深」的文化對話。
0 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