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年聖誕節前夕,在香港的中環 ifc 商場總有一場充滿溫度與關懷的音樂盛事,這場名為「CDMF 聖誕頌歌節」(Carol Singing Festival)的活動,由「兒童發展配對基金」(Child Development Matching Fund,簡稱 CDMF)主辦,至 2018 年已邁入第九屆,規模與社會參與度逐年提升。這並非一場單純的歌唱表演活動,而是一場由社會各界共同推動、目的明確的慈善行動,其目標是為本地基層青少年籌集儲蓄配對基金,協助他們擁有改變未來的機會。
一、活動背景與宗旨
-
核心理念:以歌聲宣揚關懷
-
「CDMF 聖誕頌歌節」是兒童發展配對基金每年最具規模的籌款活動。
-
基金會宗旨是幫助基層青少年建立儲蓄習慣、拓展社會視野,長遠目標是幫助他們擺脫貧窮循環。
-
-
儲蓄配對機制
-
青少年儲蓄 1 港幣,基金會即配對捐出 1 港幣,形成「你儲我也儲」的共同參與模式。
-
不僅是一筆金錢上的支援,更是一種激勵與責任感的建立。
-
二、2018年活動亮點
-
活動時間與地點
-
日期:2018年12月22日
-
地點:中環 ifc 商場
-
雖位於商業區,但現場氛圍洋溢著節日的溫馨與公益的氣息。
-
-
表演場次豐富
-
截至當年已舉辦超過 1,000 場表演,動員了逾 80,000 位參與者。
-
不論是幼兒園小朋友、青少年合唱團,或是專業藝人,皆踴躍登場。
-
-
主題明確與口號一致
-
每一屆都貫徹「全民參與、人人出力」的精神。
-
活動不設門檻,任何團體或個人均可報名參加,真正實踐「共融」。
-
三、民間參與的多元樣貌
-
藝術與慈善融合
-
陶瓷藝術家趙素蘭女士捐出珍藏作品作義賣,全數收益捐贈基金。
-
結合藝術與社會責任,展現文化力量。
-
-
商界實踐社會責任
-
某商人提供精品手錶作義賣,吸引不同年齡層響應。
-
一間初創咖啡店亦將一天所有收益全數捐出,支持青年儲蓄配對。
-
-
影視界也不缺席
-
熱門電影《非同凡響》的出品方——香港社會服務聯會,將部分票房收益轉捐予 CDMF。
-
使活動的影響力延伸至娛樂產業,提升社會關注度。
-
四、現場體驗與觀察
-
商場轉化為慈善舞台
-
ifc 商場平日以高端商業氛圍著稱,但在當天,變身為一個溫馨的公益舞台。
-
商場空間寬敞,吸引大批市民與旅客駐足欣賞,促進關注與參與。
-
-
歌聲中的溫情
-
小朋友的純真演出格外感人,搭配聖誕歌曲,讓現場充滿希望與祝福。
-
不僅是視覺與聽覺的享受,更是一場心靈的觸動。
-
-
愛心回饋
-
為感謝小朋友的參與與努力,活動贊助方送上 Crostini 曲奇作為表演者小禮物。
-
每一份小點心背後,都是社會對下一代的溫柔致意。
-
五、社會影響力與永續價值
-
全民動員精神體現
-
活動已跳脫單純的慈善演出形式,演變為社會共融與公民參與的展現。
-
透過跨界合作與社群參與,打破階層、背景與職業的界限。
-
-
教育意義深遠
-
鼓勵青少年儲蓄不僅提升財務意識,更培養責任感與目標感。
-
公開演出則是自信心與社交能力的最佳訓練。
-
-
長遠脫貧的可能
-
單純的捐款可能一時見效,而配對儲蓄則是一種長遠可持續的機制。
-
幫助年輕人從根源解決貧困問題,不再單靠援助。
-
六、個人反思與回顧
-
參與即是力量
-
作為觀眾站在商場一角,看著一位位小朋友全情投入唱出《We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》,讓人深受感動。
-
或許一首歌無法立刻改變世界,但當這些歌聲累積起來,正是一股推動改變的力量。
-
-
公益可以很生活化
-
義賣陶瓷、精品手錶、咖啡店捐款……每一個例子都證明:公益不需遙不可及,它可以存在於生活每個角落。
-
-
建立信任與認同感
-
「CDMF 聖誕頌歌節」長年累積的公信力與成效,讓社會各界更願意信任與支持。
-
這份信任是任何一場公益活動最關鍵的基石。
-
用歌聲點亮希望的節日
2018年的CDMF聖誕頌歌節,不只是音樂與節日的融合,更是一場動員全民、串連各界、關懷基層下一代的社會行動。活動不僅達成了慈善籌款的實際目標,更在過程中讓更多人認識、理解並參與這場長遠脫貧的社會實驗。它讓我們相信,即使是一首簡單的頌歌,也能成為點燃希望與改變的火種。
未來,這場充滿人情味與行動力的聖誕節傳統,勢必將在更多人的參與下,繼續綻放溫暖的光芒。
- 活動:2018 CDMF 聖誕頌歌節 Carol Singing Festival
- 地點:香港中環ifc商場
- 時間:2018年12月22日
0 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