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香港】香港快運航空 - 台北香港往返的旅遊體驗分享 便宜有理但也有眉角 - HK Express


這次從台北飛香港,我選擇了香港快運航空(HK Express),一方面是被它的票價吸引,另一方面也想體驗一下傳說中的「超值航班」。整體來說,過程中有些小驚喜,也有一些要注意的細節,分享給有興趣搭乘的人參考,希望能幫助你做出更適合自己的選擇!

首先來說說這次的行程。我搭的是UO111航班,從桃園國際機場出發,航程大約1小時55分鐘。這段飛行雖然不長,但有些細節如果事先沒掌握好,可能還是會讓人有點小抓狂。

✈️ 航班資訊與登機流程

香港快運目前從台北出發的航班每天至少有四班,分別是 UO111、UO113、UO115 和 UO117,時間分布滿平均的,適合不同需求的旅客選擇。這次我在出發前 48 小時透過香港快運的 App 辦理登機手續,過程算順利,不過如果你是使用護照與其他旅遊證件一起登記,有可能會因為資料不齊而導致無法完成線上報到。

建議:能線上Check-In就先辦好,不僅省時間,也能提早拿到座位。登機證能用APP或自己列印(是的印出來),或是在機場再處理也行。在桃機第一航廈,香港快運的報到櫃台在最左邊第12行段的前1/3,分成三個動線:「U-First」、「網路報到」和「現場報到」,基本上人不多的話十幾分鐘就可以辦好登機。


🧳 行李規定務必注意!

香港快運對於行李尺寸的限制比起傳統航空來得嚴格許多:

  • 隨身物品:只能放在座位底下,不可超過 40 x 25 x 20 公分

  • 登機行李:放在上方置物架,尺寸限制為 56 x 36 x 23 公分

  • 托運行李:三邊總合不得超過 158 公分

特別提醒大家,如果你習慣帶腰包、側背小包上機,其他航空可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,但香港快運可是會「實際算一件行李」來處理,行李額度之外的都要加錢,所以務必看清楚自己購買的是不是包含托運行李的票種!


🛫 飛機與座位體驗

這次去程搭的是 A320neo(A20N)機型,全機一共188個座位,3-3的配置,最後一排只有兩個位置。香港快運的劃位似乎是從機尾往前排的,我當時一開放報到就Check-In,被分配到32B的位置,也就是靠走道的最後幾排。

如果你有特定的座位偏好,建議提早加購劃位服務,不然真的會被隨機安排到不太理想的角落。整體座椅感受比較小而緊湊,腿部空間有限,大概是犧牲舒適度來換取便宜票價吧。對我來說,這樣短程飛行忍一下也還可以,但如果你對座位空間比較講究,可能會覺得「壓迫感十足」。


🧼 地勤與機場體驗

當天我們大概11點多抵達桃機第一航廈,辦理登機加上安檢與護照查驗,大約20分鐘內全部搞定,流程非常順暢。尤其是桃機現在開始啟用智能安檢系統,掃描速度提升不少,感覺更有效率了。


🛬 回程體驗

從香港回台搭的是 A321neo,這架飛機的機齡僅7個月,還算新,乘坐體感比去程的 A320neo 更穩一些,座位設計也略有改進。回程一樣是在出發前透過 App 辦理報到,這次完全順利,沒遇到文件不齊的狀況。

香港國際機場相對繁忙一點,但流程仍然算清楚、明快,也提供多處飲水機、免費Wi-Fi等設施,整體體驗不錯。


🔍 優缺點總整理(給想搭的人參考)

項目 優點 缺點
價格 常有特價機票,對於預算有限的旅客很有吸引力 若加上托運行李、劃位等費用後,價格未必真的便宜
班次安排 每日有四班,彈性大 某些時段航班座位容易滿,要提早預訂
報到流程 支援線上報到,現場流程快速流暢 登機證需自印,部分證件配對會失敗
飛機狀況 有機會搭到新機型(如A321neo),航程短,忍耐一下就到 座位空間偏小,乘坐感不太舒適
行李規則 清楚明確,若無托運需求可輕裝上路 超過尺寸或件數都會被要求加收費用,小包包也會被視為一件行李
服務人員 地勤與空服人員態度友善,協助度高 服務相對簡化,沒附餐飲、水需自費

🧳 結語:適合誰搭?誰又該多考慮?

如果你是預算導向型旅人能接受輕裝旅行追求快閃出遊的風格,那香港快運絕對是一個值得考慮的選項。尤其是航程不到兩小時,雖然座位稍擠,但忍一下也就過去了。

不過,如果你偏好舒適一點的座位、需要托運大件行李,或者無法忍受額外加購服務的流程,建議還是衡量一下整體費用與傳統航空相比是否真的有划算。

我自己會再搭嗎?如果是短程而且有促銷票價的情況下,我覺得可以再來一次,畢竟,有些折扣真的讓人很難拒絕啊~

  • 航空公司:香港快運航空
  • 航線:台北香港來回
  • 航班號:UO111、UO113、UO115、UO117等,一天至少4班






張貼留言

0 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