滄海之中,巨獸浮現,
不再是童年書本裡的化石標本,
而是氣息在耳邊逼近的脈動與狂野。
棘龍張口,電光閃現,
那不是CG,那是我心跳的聲音。劇情有瑕,角色有缺,
卻無損我對恐龍的敬畏與熱愛,
這不是完美的故事,
卻是一場值得記憶的回憶。不必複雜,不需愛恨糾結,
只要恐龍,就足以打動我這個
從《侏羅紀公園》走來的小孩,
依舊在銀幕前,為它感動。
從小在《侏羅紀公園》的影像裡長大,對恐龍有著一種說不清的情懷。當《侏羅紀世界:重生》上映時,即使早已有心理準備這可能又是一部「老調重彈」的商業大片,還是忍不住走進戲院。畢竟,恐龍就是有那種魔力——會讓人無論如何都想再看一次。
這次電影最大的變化,在於導演換成了擅長營造宏大場景與節奏感的 Gareth Edwards(代表作有《哥吉拉》、《俠盜一號》),與初代經典編劇 David Koepp 聯手打造,再加上史嘉蕾喬韓森與 Mahershala Ali 加入卡司,表面上看來頗具看頭。不過看完之後,心中感受卻五味雜陳,有些喜歡、有些失望,也有一些讓人嘆息的惋惜。
以下是我對這部片的觀影心得,以更條列且台灣觀眾能共鳴的角度整理如下:
✅ 喜歡的部分:
-
恐龍回歸驚悚本色:這次電影少了許多前幾集大場面追車、逃命式的刻意刺激,而是更重視「氣氛營造」。像是透過低角度慢鏡頭,讓恐龍的腳步聲與氣息慢慢接近,成功回到初代《侏羅紀公園》那種讓人心跳加速的壓迫感。
-
視覺效果依舊震撼:滄龍的登場絕對是全場最亮點之一!從海面躍起撕裂捕食的瞬間,那種速度與力道完全不輸給任何一隻陸地掠食者。加上棘龍的夾擊畫面,真的會讓人屏息。
-
場景與拍攝質感提升:比起前幾集偏向主題樂園風格的場景設計,《重生》更回歸大自然設定,讓恐龍與森林、山谷、溪流的互動更真實,也更有「回到恐龍世界」的感覺。
-
娛樂性仍夠水準:雖然劇情有bug,邏輯偶爾斷線,但該驚悚的有驚悚、該打鬥的有打鬥。若把它當成單純的「恐龍爽片」,其實節奏緊湊、娛樂效果滿點,依然可以讓人看得津津有味。
❌ 有點傻眼的部分:
-
劇情邏輯不通的橋段不少:
-
安控系統怎麼會因為一包零食包裝紙就整個掛掉?是 2024 年的科技退步了還是劇本太懶?
-
教授從高空摔進峽谷後不但沒斷骨,還能立刻奮起繼續冒險?編劇對人體構造是不是有誤解?
-
小女孩帶著三角龍寶寶到處跑,觀眾一直等「媽媽恐龍救援」的戲碼,結果根本沒有,是要帶回家養嗎?設計太突兀。
-
-
角色塑造淺薄:
-
除了史嘉蕾喬韓森氣場夠強外,其他角色幾乎沒什麼存在感。有些人物戲份鋪陳老套又硬塞,導致觀眾連名字都記不起來。
-
片中有一段長篇的家庭剖白戲,試圖讓角色更立體,但感覺像強灌感情戲,效果反而令人出戲。
-
-
恐龍「走鐘」問題嚴重:
-
許多恐龍造型越來越偏離現實科學,尤其片尾那隻變異恐龍根本已經是《異形》等級。這對於從小喜歡恐龍、希望看到真實還原的觀眾來說,有點失望。
-
如果恐龍變成某種「任意進化的怪獸」,那《侏羅紀》系列的核心精神就模糊了。不是更該強調「古代生命與現代科技的碰撞」嗎?
-
🌟觀影結論:
這部片很像是一場「恐龍愛好者的期中考」——如果你是為了視覺與懷舊來看,它確實交出一份尚可的答卷。尤其導演在恐龍氣氛營造與鏡頭安排上有用心,讓不少段落令人回味。但如果你期待更合理的劇情或角色深度,那它可能不是最理想的選擇。
電影還是充滿了恐龍的魅力,也有經典致敬的片段致敬 1993 年的初代,《侏羅紀公園》的影子仍在,但並沒有真正超越。作為粉絲,我仍會願意為了恐龍去戲院買票支持。但作為影迷,期待下次能更驚喜一點,也更紮實一些。
📌小總結|《侏羅紀世界:重生》的觀影優劣一覽:
項目 | 優點 | 待加強 |
---|---|---|
恐龍設計 | 滄龍、棘龍等視覺震撼 | 變異恐龍過於科幻、失真 |
劇情張力 | 回歸驚悚氛圍、視覺效果佳 | 劇情漏洞太多、邏輯薄弱 |
演員表現 | 史嘉蕾氣場撐場 | 其他角色刻畫薄弱 |
整體節奏 | 動作流暢、驚嚇有感 | 情節推進保守、情緒鋪陳略尷尬 |

0 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