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台北南港】老眷村煎餅 - 酥脆裡的溫情餡 一口一故事的在地餅香 - Village Pancake

你在鍋爐前翻轉著餅皮,
我在隊伍中默默排隊,
南港的午後,被煎餅的香氣喚醒。

咬下一口,是酥脆聲響,
是紅豆的甜,高麗菜的清,
是蘿蔔絲的微苦,也是記憶的柔軟。

加胡椒,加辣椒,
每個口味,都是心情的調劑。
在這巷口,我用40元
換得一口熱騰騰的幸福。

在台北南港興中路的小巷中,有間樸實無華的餅店,名為「老眷村煎餅」。遠遠望去不過是一間小攤位,沒有招牌式的華麗裝潢,也沒有空調冷氣的現代設備,但卻能吸引絡繹不絕的人潮,尤其是午後三、四點,排隊已成日常風景。這家煎餅店主打現點現煎的手工餡餅,靠著一鍋一鏟、一爐三鍋的節奏,送出一份份香氣撲鼻的餅食,獲得了不少在地人的信賴與推崇。

若從菜單來看,老眷村煎餅共提供四種口味:蘿蔔絲、高麗菜、韭菜與紅豆,統一售價每個40元。價位以現在台北市的物價而言,相對親民,而在餡料與工法上的細節處理,則讓這看似簡單的煎餅,成為許多人口中的「南港寶藏」。每種口味皆以獨立餡料製作,不僅份量實在,口感也各具特色。值得一提的是,消費者可在點餐時選擇是否添加胡椒粉與辣椒醬,甚至細分為「塗抹」或「醬包」形式,方便食用又不影響口感,這些貼心細節正是許多回頭客讚賞的地方。

說到煎餅的靈魂,莫過於那層外皮。老眷村的餅皮呈現微金黃、略帶氣泡紋理,一咬下去便能感受到那「咔嚓」的清脆聲響,如同蔥油餅般的薄酥結構,但少了油炸的厚重感,多了幾分麵香與烘烤氣息。這樣的外皮,是油而不膩、香而不焦,既能包裹內餡,也能讓整體口感更有層次。這種酥中帶韌的風格,是眷村餅點少見的細膩呈現。

最受歡迎的口味非蘿蔔絲餅莫屬。內餡使用切絲白蘿蔔炒製,夾帶微鹹調味與蔬菜自然的回甘,有人形容它帶點淡淡的苦味,但那反而是蘿蔔特有的風味,搭配酥皮與胡椒,鹹香中帶著一抹蔬菜的清爽。不同於溫州派系的濕潤口感,老眷村的版本偏乾爽,整體更接近北方餅點風格,適合喜歡酥香中有嚼感的朋友。

高麗菜餅則是另一人氣選擇,內餡鮮甜,調味得當,咀嚼之中能感受到高麗菜清脆的口感,並融合了微微胡椒香氣,即便不加醬也能品出其本味。有些顧客甚至表示,高麗菜餅比蘿蔔絲更值得一試,是屬於會讓人意外驚喜的品項。

韭菜口味表現則較為分歧。餡料中混入粉絲,使整體口感偏軟,有人覺得過於油膩,也有顧客覺得這正是眷村傳統的風格。但若對韭菜與粉絲的比例敏感,可能會需要稍作取捨。

甜味選項則由紅豆餅擔綱。與市面上多見的紅豆車輪餅不同,老眷村的紅豆餅延續其煎餅結構,以香酥外皮包裹大量紅豆餡,內餡甜度控制得宜,入口後先是餅皮的脆香,隨後才是紅豆的醇厚與豆沙口感。許多顧客特別推薦此款作為飯後點心,甚至形容為「驚艷」,更表示是所有口味中最耐吃的一項。

在服務面向,這間店雖規模不大,但分工清晰,效率極高。一人點餐、一人收銀、一人顧爐,三鍋同時運作仍然秩序井然。即便是在排隊高峰時段,也不需等候太久,多數顧客反映平均等待時間不超過10分鐘。即使如此,店家仍提供LINE預訂服務,讓趕時間者可預先下單,按時取餐,免去現場等待的麻煩。

內用空間有限,門口設有幾張塑膠椅,適合現場即食,畢竟剛出爐的酥餅搭配剛煎出來的熱度,是最佳品嚐時機。若選擇外帶,建議在30分鐘內享用,否則餅皮會因水氣回軟,影響口感。

「老眷村煎餅」不僅延續了傳統餅食的技藝與味道,也藉由口感細節與貼心服務,成功在巷弄間打造出屬於自己的品牌特色。它的價位實惠,味道樸實,形式雖簡單,但卻蘊含濃濃的懷舊與人情味,是那種會讓人記住、也會願意再來的在地小店。

  • 老眷村煎餅
  • 地址: 115台北市南港區興中路56巷27號
  • 電話號碼: 0970 329 123
  • 開始營業時間:13:30

張貼留言

0 留言